主题:转帖:深圳最大的隐忧,不在错过DeepSeek -- 亮子
- 共: 💬 105 🌺 409 🌵 3
- 新: 💬 37 🌺 17
真要独立了,直接给你来个哈圣显灵,电价翻上十倍,保证让你充分享受现在欧洲人的生活水平(过于地狱笑话)
把东南亚地区按时间线缕一缕,老挝建铁路,缅北清理过缅南刚整顿一下,泰国客人才来过,柬埔寨运河,越南铁路,印尼雅万高铁。
澳洲远巡,新西兰过二天来访。
多建港口才方便物流,要想富先修路。
应该是“争功诿过第一名”
大国的优势在地盘大人口多才能有优势。
大国的任何一块地盘单独独立出来,就不复再有以前的优势,就是另一个以色列。
典型的例子就是前苏联。
水太凉本人也和抵抗力量暗通款曲,还策反过清朝兵将
你说他首鼠两端也好,实用主义也好,但到底他不像洪承畴那样死心塌地做清朝忠犬
东北三省当年号称中国的重工业基地,那搞三些不是对东北更加不信任?
江南的抵抗一直到日本投降,二部电影沙家浜就是常熟,柳堡的故事在盐城,粟裕是在苏北。
东北三省到日本人投降的时候,还有部队在坚持吗?方正县建的日本人碑是在东北吧?
搞地域黑是最没意思的事。
事实上欧洲最接近统一的一次就是元首。你说接下来欧洲能不能统一,其实也不是没有希望。以德国为主题,元首再临,上台洗一遍,镇压反对派,还未必就不能打。这次都没有苏联来救他们了。
幻想着欧洲统一,还要不流血,未免荒诞,这等于说我高考要上清华,还要轻轻松松上课睡觉下课打游戏。如果下定决心死三千万人,欧洲统一还是可行的。
事实上都死不了这么多,丹麦这种四小时投降的货,在欧洲是常态。先把瑞士屠了,别的地方只怕望风而降。
安徽在2023年生产了3521.83亿千瓦时的电,而用电量是3214.12亿千瓦时,所以安徽2023年净输出是307.71亿千瓦时。
上海2023年生产了1045亿千瓦时的电,而用电量是1849亿千瓦时,所以上海在2023年净输入是834亿千瓦时。
江苏2023年生产了6272.54亿千瓦时的电,而用电量是7832.96亿千瓦时,所以上江苏在2023年净输入是1560.42亿千瓦时。
浙江2023年生产了4578亿千瓦时的电,而用电量是6192亿千瓦时,所以上浙江在2023年净输入是1614亿千瓦时。
所以江浙沪总共净输入4008亿千瓦时的电,而安徽净输出的308亿千瓦时的电。
淮北确实给长三角卖电,但是长三角外来电的来源非常多元化,淮北只占一个零头。
历史上,欧洲没有大一统,出现过一个中央政府。
文化上,欧洲以 individualism为核心,本质上是反统一的。
现实上,德国人想要统一,是因为在假想的统一欧洲,他们会占统治地位(阶层)。这种统一对其他国家很难有吸引力。
强扭的瓜不甜。没有天下为公的集体主义文化内核,统一是没有可行性的。
让中办给企业家写发言稿想多了
@自由呼吸F0 河友说不上鬼扯,但误导的嫌疑很大。“通过”是“2025年2月19日,越南国会召开全体会议,表决通过投资建设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的决议。”自由河友省了“越南国会”,很容易会被人误认为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这条铁路的依据可能是中国-越南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2024年12月10日公布的《关于跨境标轨铁路合作项目的政府间协议》。网上啥今年动工明年完工之类的都是胡咧咧。
平陆运河幅射桂湘滇贵川,根本不是河口——海防铁路能撼动的。
另外,思路也要从外向型经济向双循环内循环经济转转。
本来“改开”和入世的方略,是遵美欧制定的全球化方案,依比较优势理论,中国作为全球低端工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和资源供应地,定位就是微笑曲线的中间底部。
现在中国明确的突入微笑曲线的两端,前者典型是电动车,后者则是一带一路方案下非西方市场的有效开拓。向上打穿科技天花板,向下打出自主的市场,中间歇制住金融自由,说明中国已经成功打破美西设置的“中等收入陷阱”。只要中国不自残,没力量能阻止中国的进步。跟过往不同的是,中国已经有了毛泽东思想,有了辩证唯物主义,虽然曲曲折折,总归不是唯有周期率一条路可走,还有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可走。
tp10河友,我不认同你低端工业的说法。没有低端高端产业之分,只有先进与落后的生产技术。需要的就是好的。中国工业显低端,中国产品白菜价,中国买啥啥贵,不过是中国产业被人控制的表现。随着中国经济主权逐渐收复,将来中国产的红裤衩卖个1万元也是正常的事。
人口红利人才红利的观点我觉得说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