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国内经济不景气到吃不起进口食用油了吗? -- forger
- 共: 💬 41 🌺 297 🌵 1
这几位河友的弱智言论太像台湾那些给岛蛙洗脑的名嘴政客们了。
我随手举几个例子:大陆人吃不起榨菜了,结果被大陆网友寄去了整箱的涪陵榨菜,
退役的那个于北辰少将(?)在吹嘘台湾爱国者时说一枚对大陆导弹的拦截率是70%,两枚拦截率就是140%.........
就是他们之间的弱智程度,我以为很可能不要脸程度太过一致了。
还是“划水的鱼”说的详细些。
国内的地沟油都卖给美国了,因为价格高!
全世界都没有他吃得好。中国人那更是全员土包子,好东西听都没听过,吃得全是毒药。对此只能说,啊对对对。
我身边的华人朋友好多每年都回国,还有专门带孩子回去参加夏令营的,难以想象2025年了还回问出这么蠢的问题。
是寻根之旅夏令营/冬令营吗?我特意在网上查过,在加拿大这边公开报名的信息很少。不知是不是中文学校内部消化了。美国那边倒是有一些。
信息茧房之坚固连高等华人也不能幸免。但凡肯回国呆上几个月或者跟亲戚朋友多了解一下,都问不出这样的问题。
老本现在也不遑多让,大毛已经快把二毛打灭国了,他仍然还认为俄罗斯必败,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比如安徽、河南、江西、四川、江苏等,就是菜籽油产地啦。
很多省份是什么籽儿的食用油都吃。
那种深色的菜籽油是三级或者四级菜籽油,残余的杂质较多,精炼到一级后和其他植物类食用油没有明显的质量差别,一样健康或者一样的不健康。
中国最便宜的食用油是转基因大豆油、转基因菜籽油、转基因玉米油,棕榈油最便宜但一般是食品工业用。
非转基因的,最便宜的是玉米油和葵花籽油,从乌克兰、俄罗斯进口的,进口油反而便宜。
国产的非转基因大豆油、花生油、精炼菜籽油可都是以上两倍以上的价格。
基本上进口的食用油便宜(橄榄油除外),国产的贵。
一直潜水,作为一个油脂贸易行业的人员,碰到了自身专业说两句。
“说中国进口食用油原料大减”—不对。中国年度大概3600万吨植物油消费,其中豆油1800-2000万占一半,然后菜油(进口部分)300万吨,棕榈油(24度食用)400万吨,国内花生油300万吨,葵油(基本全进口)60-200万,剩下的就是胡麻油、芝麻油等小品种油。主要是豆、棕、菜三种,也恰好有期货品种,花生油虽然也不小但主要是山东和两广消费,其它地区吃不惯
豆油来源于大豆压榨,出油率18+%,你可视为20%,目前自然年度进口9000万-1亿吨左右(不信自己可去查下海关数据),最大头的油脂来源稳定。并且今年全球大豆增产,美豆前几年干旱而今年恢复正常年产1.2亿吨,巴西不断砍亚马逊森林扩种植面积,几年内从1.3亿吨到今年预估1.7亿吨,大豆不缺
菜油:由于天然的价格高于豆棕,在商业消费上完全退出市场,餐馆里基本是豆油,只剩下小包装家庭消费,地点上只集中于传统基地川渝、长江中下游一点、西北一点。但今年菜籽进口达到了天量500万吨(44%出油率折合220万),加上从俄罗斯直接进口狂买菜油100多,对比往年也没见少
大减的说法应该是来自于小品种的棕、葵
棕榈:往年进口400-500万,今年250万左右,为啥?价格太高,印尼操事说我要多烧点,把原来油脂里面最便宜的东西一越为价格最高的,而油脂之间替代性强(就是吃啥都无所谓),自然进口少
葵油:唯一没有转基因的品种。今年天气原因+俄乌打战导致价格暴涨,进口相对往年少,但本来就是个代替品,并不影响总盘子。
自己做饭,要筹划饭前饭后等等,确实很麻烦。
收入不高的人,稍微懂点时间管理不会缺那点(自己做饭菜的)时间。
我在苏宁上看到的就是这个鲁花低芥酸菜籽油。
而德国大众超市奥乐齐(Aldi)卖的菜籽油颜色淡很多。
我在苏宁上看到价格是5升90元,每升18元。而奥乐齐的是一升1.6欧元,合人民币12元。德国好像还便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