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华盛顿空难的主要责任方是黑鹰直升机的机长 -- 龙眼
- 共: 💬 48 🌺 261 🌵 1
笔者首先对2025年1月29日晚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发生空难的罹难者,特别是客机上的华人罹难者表示哀悼。同时对美国总统川普把空难的主要责任归咎给空中交通管制员的说法表示愤慨,并以一个当年的空管员,现在的高级交通工程师的身份据理驳斥。
根据空中交通管制工作规则(见照片如下,所有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国包括美国都通用)的有关规定,在目视飞行状态下,有关飞机的机长对保持航空器之间的间隔、距离和航空器距离地面障碍物的安全高度是否正确负责。当然,远处塔台上的空管员根据自己掌握的雷达动态有提醒潜在冲突的责任,而当时的空管员也确实提醒黑鹰机长了,并收到了黑鹰机长的确认,完全遵照标准的陆空通话完成了交接,具体就是由空管员首先询问目视飞行的机长,你是否看到离你很近的某某方向的某某飞机了吗?当对方机长说看到了予以确认后,空管员一般就不再主动管制,而把与前机保持间隔的责任完全交给目视飞行的机长,这是空中交通管制的标准作业流程,没有问题。
当时的情况可能黑鹰机长是看错了飞机,但这在当时,塔台空管员是无法了解的,司机说看到前车了,实际却没看到,或看错了,责任在谁?
当时在华盛顿机场附近,两架飞机的飞行高度都很低,大约100米以下,前面的庞巴迪支线客机已经切入下滑航道对准跑道准备降落,这也是需要目视飞行的状态。而黑鹰直升机也高度很低,由于军用航线和民用航线有交叉,所以两机抵近,已经无法由空管员实施有效的雷达管制,否则空管员就只有拒绝军机进来,但民航空管员无权阻止军机,因此根据军机机长要求,允许其处于目视的自主飞行,自主管控间隔的状态,此时的塔台管制员不能,也无法对该直升机实施主动管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 基于管制工作规则的规定(如上所述)。
2 – 对于塔台管制员,两架飞机高度太低,距离塔台还远,管制员从塔台靠目视无法看清两架飞机是否在三维空间存在冲突。
3 - 管制员在雷达屏幕上看到的飞机动态因为雷达的扫描频率,系统的处理延时和人的反应速度等原因,对如此近距离的两架飞机无法掌握实时动态,无法实时判断是否有冲突,也就无法实施有效管控,只能由后机机长负责与前机的目视间隔。
4 - 即便发现冲突,管制员也因为两机太近太快,无法在千钧一发之刻做出比机长更准确的判断,就好比交管中心无法在车祸正在发生时直接管制司机一样,只能由负责目视交通的驾驶员根据情况和规则当机立断。
5 - 雷达系统上的防撞预警确实提前发出预警了,但这种防撞预警在飞机很低很近,密度很大的机场附近的区域非常常见,而多数属于雷达虚警,就是虚假冲突,特别是因为两机距离太近,就是正常的目视飞行的两机接近也会造成雷达告警,空管员只能提醒目视飞行的机长,并把保持距离的责任交给目视飞行的机长。
当时冲突的两架飞机里,客机因为处于向前进近的降落状态,无法看到后面的黑鹰直升机,所以客机机长没有事故责任。而保持与前面客机间隔的主要责任是落在后面跟来的黑鹰直升机的机长身上的,相当于地面交通里汽车追尾性质的责任,后车司机要负全责。
在如此晴朗的夜空,黑鹰直升机的机长主动采用目视飞行,却看不到前方飞机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是如果机长戴着夜视仪,那么夜视仪的视野要远远小于用裸眼透过直升机的前窗看目标的视野,因此可能庞巴迪客机的目标被黑鹰机长的夜视仪遮蔽了,等突然进入夜视仪的狭窄视野,黑鹰机长再想躲避已经来不及了。当然,在此之间,黑鹰机长看错了民航客机,把另一家客机当成了庞巴迪客机,因此没有准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人为造成的恐怖袭击或者至少是精神恍惚。据说机长是跨性别人士,而川普已经签署要求军队1.5万跨性别军人退役的命令,所以可能一时想不开了。
愿逝者安息,愿真相大白,愿生者汲取教训
是有个变形女,但并不在直升机上。
放的和塔台通话录音,也是个男的。
直升机还有一个错误是飞的太高,300+英尺。而该路线要求是直升机飞行高度应该是200英尺。。。
美国防长披露:撞机时,UH-60“黑鹰”直升机正在演练秘密撤离任务
怪不得编号级别那么高,交管员一看编号:这家伙NB,你下指令了人家也未必听;他自己看着办吧,都是NB飞行员才干这任务呀
飞行员呢:老子天下第一,你们都别瞎BB
一不注意飞高了,一不注意没看到前面还有架客机......
本来执行的演练任务是:在发生灾难或美国政府遭到袭击时,迅速将美国高级官员输送至安全地点。
这下好,先演练了前半部分:发生灾难
归根到底怪上级瞎组织:演练不贴近实际场景嘛,真灾难的时候,天上哪里那么多飞机?害得飞行员大意了
以后修改下演练场景:太平无事时,迅速将美国高级官员输送至灾难地点。这样飞行员就知道天上有一堆飞机,也不会制造灾难只会制造太平了,--把官员干掉也是在制造太平嘛🤔
龙眼兄新春大吉。想请龙眼兄教导一下:我对两个网传说法压到疑惑,或者说是感觉空管是如此不严谨么?
第一个是“是否看到xx”,第二个是“从xx后面飞行”。这两个问题不是应该加个东南西北中上下左右前后之类的限定或提示吗?并且回复时不也是应该加以位置和状态的描述吗?这个还是我们平时工作的规则,空管应该更严谨更术语吧?
相当于河边看到对岸一人骑车快踩沟里了,赶紧喊一声“嘿,看路。”对方回复“知道…”话音刚落,人已掉沟里去了。
空管知道民航改不了,去提醒直升机。据说之前有民航降落时为避军机绕圈的。
据说戴上夜视仪,视野只有40度了,距离不判断难,满天飞机,满地灯光,真是可能看错。。。
李根机场几乎在市中心,和白宫只有几英里远。而且在河边,没有任何扩展空间。。。
政客们也图方便,国会一再不顾拥挤程度,投票增加航班次数。
直升机也不可能少,新闻,急救,政客,军用。。。
过去也出现无数碰撞险情,甚至事发一天前就有一客机为了避开直升机中途退出降落,复飞重降。
没有碰撞,这训练就会一直进行下去。。。
目前被无限期叫停了。。。
回看,似乎飞行高度超高才是最严重的问题。按规定200英尺的话,即使看错飞机也根本撞不上。。。
看看漏出的视频,塔台控制人员的雷达也是机械旋转类型的,更新慢,屏幕上飞行轨迹也是“虚线”般一点一点显示,显示时间间隔在秒的量级,飞机直升机正以约500公里的相对时速靠近,每秒靠近约150米
且高度精度也不高,显示末位就是百英尺,这样高度显示经常这个点直升机高度200英尺,下一个点300英尺(比如碰撞前的两个“显示点”,之前的一些点也是如此“闪烁”),想塔台提醒高度也。。。
1月29日DC事故摔了一架从Wichita飞来的庞巴迪客机。
1月31日费城事故摔了一架由庞巴迪在Wichita生产的Learjet。。。
担任要员运输任务的西郊机场当年摔了两架三叉戟,第一架大家都知道,但飞行员为什么被认定为没参与密谋事前不知道:因为飞行员的女儿小儿麻痹,9月7号那天以训练飞行名义带着女儿乘三叉戟飞去长春看病。。。
管理就这么一塌糊涂,79年又出了个机械师偷了架三叉戟要撞天安门,不过不会开飞机刚起飞就坠毁了。。。
有人要整庞巴迪公司。
就跟前两年整波音公司一样。
四天四架飞机,两架庞巴迪公司产品。
波音在驴象斗争的漩涡里起伏几年,最近过关了。
标志是,特朗普口谕,命马斯克接回两名流浪宇航员。
使用波音公司“星际客机”,2024年6月5日送到空间站的,原定任务8天,到现在还没回来。
2024年波音飞机故障简略汇总:
2024年1月5日,美国阿拉斯加航空一架波音737Max9飞机飞行中,应急舱门突然脱离了机体。
2024年1月13日,日本全日空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在飞行途中,前方玻璃突然破碎,飞机随即返回札幌新千岁机场。
2024年1月16日,达沃斯年会上,布林肯专机一架波音737飞机释放了存储的氧气,布林肯不得不走下飞机,滞留达沃斯。
2024年1月20日,美国达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57型客机在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市哈茨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起飞滑行期间,起落架一轮子突然脱落,滚出了跑道。
2024年2月19日,美联航一架执飞旧金山至波士顿航班的波音757-200型客机因机翼受损备降丹佛国际机场。
2024年3月4日,美联航一架从美国休斯敦飞往迈尔斯堡的波音737客机起飞后不久因引擎起火被迫返航。
2024年3月7日,美联航一架飞往日本大阪的波音777-200型客机从美国旧金山起飞时,左主起落架一个轮胎掉落。
2024年3月11日,总部位于智利的拉塔姆航空公司一架从澳大利亚悉尼飞往新西兰奥克兰的波音787-9型客机在飞行中出现“技术故障”,机身剧烈晃动,造成多人受伤。
太多了不罗列了。图片传不上了各位自己搜索吧。2024年,波音飞机出现至少17次问题,包括韩国撞墙的那一架。
庞巴迪C系列客机打波音的擦边球,老川第一个任期给庞巴迪客机加了300%的关税(波音只要求200%),导致庞巴迪解体,世界第三的客机业务给了空客,世界第四的铁路业务给了阿尔斯通,涡桨客机业务也转让了(目前已经停产),现在庞巴迪只剩公务机业务。。。
应该按时钟⏰布局的方法报方位,比如9点钟方位,就是以你飞机机头或前窗方向为准的正左侧。11点钟的方位就是你的左前偏前方位。反之,5点方位就是右后偏后方位。
比如完整通话可以是,黑鹰,在你3点方位有架波音737飞机正在从右向左向跑道进近,高度是350英尺下降,看到了吗。但这种通报可繁可简,否则,别的飞机就会因为信道拥挤没法指挥。动态通报一般是以提醒为目的,让目视飞行员能看到别的飞机就结束了,如果黑鹰说看到了,管制员就认为完成任务,把精力和信道用给其他飞机了。陆空通话的信道是步话机那样的双通道,一个人按下控制键讲话,别的飞行员就都没法通话了,这跟打电话完全不同,所以陆空通话必须尽量简洁简短。
另外直升机飞得比客机慢很多,有时还可悬停和倒飞,在雷达屏幕上,不太好分辨机头,也可能不太好报方位。
新闻又反转了
黑鹰上应该有军用GPS显示高度,不会差这么多高度,否则早撞山了。另外,塔台的雷达显示高度不准,或者说不是实时的,这很正常。因为雷达是一圈一圈转,一圈一圈扫,收集了信息还要经过处理,这都需要时间,所以雷达显示高度不可能做到与当时的实际高度同步,而是有一点的延时。一般仪表飞行的交通管制在高度层的划分和同高度的彼此间隔的规定上都考虑了这种误差。也是为什么彼此间隔很小的目视飞行的安全间隔必须由机长控制,而不是管制员借助雷达来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