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关于书法的随想 -- 史文恭
- 共: 💬 27 🌺 124
俺小的时候,曾经读过一篇介绍王羲之的文章,那里面说到,王羲之以为:““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无灵性者,百日亦知其本”。对于懒人来说,这真是一个福音。
但后来自己学习书法,断断续续写了很多年了,才知道,天才和凡人对世界的看法存在鸿沟。-----年纪大了,才明白,书法绝非一种技能,而是自身世界观,美学修养的外显。------所以林散之会在70多岁后才爆得大名,因为他修炼的是最难的草书,没有几十年的积淀无法达到那个境界。
但这个时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会有个困惑,啥是“书法的境界”。---当然,从省流的角度,一般大伙儿看到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其实就可以关闭窗口了。----可若您是不屈不挠的,咱们接着往下看:
从定义学,或者维特根斯坦老爷的角度,书法作品可以视为一群中国汉字的结合,而这些结合实际分了三个层次:
第一,是每一个单字的结构和美学表现,一般来说,分为单字的线条质量和结构的腾挪变化。
第二,是每行字从上而下的行气,也就是字与字之间的承接和呼应,加上全篇每行之间的相互补位。
第三,就是整篇作品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和共鸣。(类似牌匾适合行楷,长诗宜用狂草)
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联系书法的三个着力点:
第一,就是掌握笔法和各种结构的表达方法。所谓用笔和结体。
第二,章法和行气。
第三,节奏,气韵和对内容的理解。(这就是很多老书法家劝人多读书能够提高书法水平的原因)。
而需要指出一点就是,书法从根子上,就是自带知识分子(乃至行政官僚)属性的,所以,从古至今,书法都是一小撮人的玩意儿。----如果大家搜一搜范仲淹的书法,就会发现平淡无奇,这很简单,因为范文正出身穷苦,小时候没有学习书法的条件,反观老妈是皇帝奶妈的米芾,他学习的条件就很好,所以书法的基础要比范仲淹好太多。----赵孟頫,董其昌能够影响笼罩一个朝代,本质上,也是他们两位浸泡在优质书法作品中几十年的结果。----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书法是一种“很高级”的技术,且门槛很高。
但现在的学习者有着完全不同的条件,不仅在于我们现在可以用几乎忽略的价格获得各种古代价值连城的书法名作,而且在抖音和其他APP上都提供了顶级高手书写的视频,(顺便推荐下崔寒柏,陈忠康,曹宝麟三位的抖音视频,非常好看),照说,从这个点上,当代的书法学习者应该有更好的成就,但无奈现今的人们有太多消磨时间的诱惑,缺乏了修炼书法最重要的因素,即下的功夫。
好吧,说了这么多,就是大过年的和老朋友们汇报下,俺之前一段时间的空闲都贡献到了书法上了。尤其在俺终于明白,严肃的当代史研究一定是要在事件发生至少50年后才能有所突破的。
所以,俺最近向桥上老爷上传了一副字,[URL=网址]/article/5043235[/URL]
从技法上看写的很业余,但整个观感,似乎很贴近原文白居易老爷企图躺平的无赖感。😄
“ 岂是交亲向我疏,
老慵自爱闭门居。
近来渐喜知闻断,
免恼嵇康索报书。”
嗯,或者说,一种文质彬彬的偷懒吧。。哈哈哈哈哈哈哈!
顺祝各位大佬,蛇年大吉,万事顺遂!
写得好不好,我也不敢说,怕气错了人。但这笔走龙蛇,肯定心情是不错的。
祝蛇年大吉,身体健康,书法精进!
😄
书贴在此/article/5043235
确实懒散 心再悠闲点,吃好喝好身体好,新年快乐。
丢人了,不认识字。
我书法练的不多,只看过一点书法史和理论,不揣鄙陋感觉您主要是帖学二王、赵的路子?崔寒柏是欧曹宝麟是米,在结体上都挺有创造的。帖学是很难在前人基础上有所突破,如您所说是高级文人士大夫的素养积累和审美情趣的体现,而现代人本质上不具备这些条件,作为不是书法专业的能临帖临得像已经很厉害了。至于专业搞书法的练习时间不可谓不长,但成为大家者少部分在于没有某种书法“范式”的突破,好多走火入魔搞丑书去了。
您的字结构线条都挺不错,可能字之间连带太刻意缺少变化,纯外行的观感,还请见谅……
之前就潜水围观您党史文章,收益匪浅,借机表示感谢,并祝新春快乐!蛇年诸事顺利!
期待您的新作,虽说严肃的研究不易,偶尔闲谈作为消遣也不错😁
能不能把“福履俱长”改成“福气俱长”?
我是气人宗嘛。😄😄
要是上款加上“气人宗达雅雅正”之类,
就更好了。
先谢过了!
尤其书法圈里太讲传承,笔法创新容易接受,结字创新,没有跟脚就很容易被贯上农民书法家的名头。
如果重传统,比如学草书就没办法不走一遍篆书-隶书-章草-草书的路子。单单结字就要耗上不少功夫。
史姑娘的路子应是王羲之一系,最是易学难精,流于轻浮者众。
至于现在那些书法家,大多连块碑都写不好。
“春日载阳,福履俱长”是一句充满古典韵味的祝福语,其含义可以分两部分解读:
1. **春日载阳**
- “春日”指春天的阳光,象征生机与温暖;
- “载阳”取自《诗经·豳风·七月》的“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意为“春日渐暖,黄莺啼鸣”。这里的“载”是“开始”或“充满”之意,“阳”指阳气、温暖。
2. **福履俱长**
- “福履”出自《诗经·周南·樛木》的“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原指福禄、吉祥;
- “俱长”意为共同增长,整体表达福气与吉祥随着春光一起绵延长久。
**整句可理解为**:在温暖明媚的春光里,愿福泽如同春日般不断增长,绵延不绝。其意境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文祝福,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生活美满、福运长久的期许,特别适合用于春季的贺词、书法作品或传统节庆祝福。
若用于现代语境,可理解为:“愿你在和煦的春天里,福气与好运如阳光般日益丰盈!”
欧阳询千字文,现在也只敢在家自己写张春联玩儿,越写越觉得自己无知及前人的伟大。
某次和中书协的会员交流,人说他一年搞定一种书体,听得我落荒而逃。
笔法相对简单,见精神难
原版与后人临摹象刻的区别,气势情感上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