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大家对【原研药】怎么看 -- 斯特拉斯堡
- 共: 💬 332 🌺 1354 🌵 10
企业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可口可乐的配方,就不用专利的方法来保护,而是自己严防死守。
我还知道有国内企业对专利保护没信心,放弃申请专利,转而通过对设备工艺材料保密来保护自己知识产权的。
1、治疗方面兄台的认知基本没错,医学能解决的问题其实非常有限,现代西医的压轴技能是两素一术(抗生素、激素和手术),至今也没有太大变化(生物医药其实是大坑,以后有机会再提),说白了就是快速清场,然后指望人体自行恢复。
2、本来按现有医学理论,药品生产已经基本快要穷尽(剔除生物制药,划时代药品已经基本见不到了,而生物医药的所谓“神药”都要打个引号)。因此导致存量药品的市场竞争在国内极其惨烈,而药品生产作为每个省的钱袋子,当然各省都不肯轻易退出,这导致国内医药生产长期陷入低效内卷(源头就是郑筱萸的2万僵尸批文,各医药企业可以不定期从批文库中重新报批物价上市,往复割韭菜,因此各省药企极难死亡),无法经由市场行为进行优胜劣汰整合。因此集采现在产生的弊端的根源,其实就在于国内的仿制药企业过多过滥,同时又有僵尸批文(市场)、地方保护(政府)两面免死金牌。所以本次集采的关键,其实是针对这两块免死金牌的,其中僵尸批文那块才是重中之重(没有僵尸批文,药企的盈利预期就无了,自然也就无法提供税收保障,地方保护自行解除)。所以一面取消僵尸批文,一面极限压缩药企利润,让各省自行考虑是否放弃对应药品收入,重构中国医药生产版图,这就是今年这个史上最严苛集采的底层逻辑。
3、至于FDA,历史上的FDA确实对医药市场作用巨大,今天的FDA么,和美国专利局有的一拼,说白了就是党同伐异、清除异己的工具。CFDA在郑死后,一直老老实实当FDA小弟,亦步亦趋,现在已经偏航越来越远。GMP是以药品预期市场投放量来设定毒性、不良反应容忍度的,并未考虑疗效(药监其实是不管疗效的,疗效的负责部门是卫健,可卫健是躺尸部门,因此中国的疗效实际没人管,完全看医院“自决”),更不考虑临床价值,而对于患者来说,最直接最根本的考量其实是药品&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当然这个是下一步的问题,先解决药品生产问题,再解决疗效问题,是正确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