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20大,第三轮巡视】 -- 方平
- 共: 💬 1032 🌺 5914 🌵 305
- 新: 💬 15 🌺 8
或是在银行系统或吉林当省长时的事情被倒查出来了。
湖南去年就查到了正省部职且高调官宣,包括一大堆相关的副省职,再包括家属,已经是“窝案”级;
而湖北去年涉及了省委常委级,被查的也不少,但目前看尚属彼此独立的“个案”。
现在官宣的前鄂抚,是金融专业大佬,其在湖北牵扯的案子也是其专业内;
湖南那位,传了这么久,相关人等已经官宣了那么多。只能说明其牵扯的案情远比之前预想的复杂、敏感 -- 不仅涉及经济问题,包括更敏感的“领域”,看看官宣时宣多少甚至宣不宣吧。
二十大后的反腐烈度几乎快赶上十八大了
不要忘了:你说的这两位前两湖巡抚,恰恰是18大期间到两湖任职的,他们被查可是在20大而不是18大 -- 从侧面说明18大的反腐力度,根本没能让这两位为代表的地方督抚大员有所“敬畏”,更谈不上“收手”了。
20大之后的反腐,力度、广度与倒茶期限,均超过了18大,尤其是:
国务院 --数一数20之后短短两年换了多少部长包括正“失踪”及已死亡者
地方 -- 数一数多少个前省委书记落马,就不说市级倒茶多少年了
金融 -- 数一数多少个央级金融一把手落马,包括一个单位的连续几任一把手,既包括与邓家一个咖位的家族门人,也包括前中纪委书记的秘书
军工 -- 数一数多少个在职部长、总部主任、军种正职、军工一把手,既包括对20大前军副大热的“复查”,也包括对21大热门(包括家属)的“预查”
嫡系:唐苗等
以地方为例:贵州省徐书记到贵州,一周一个正厅级,以至于贵州省委的候补委员已不够补了。
以贵州铜仁地区为例:过去20年7个正职,5个被查,1个非正常死亡,唯一一个尚未查的,其家属正被“协查”。
贵州现象并非个例,而是普遍现象 ,比如西藏、海南、新疆,以及现在的湖南湖北等省份。
如果说18大是查了一个时间点,那么20大之后就是查一个时间段(所谓倒茶20年):即查一张”照片“(snapshot) vs. 查整个“录像带”(video)。
为什么20大之后的反腐力度远超18大?这的确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相关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过去两年省部职及副国职反腐力度如此之大,包括有的20大新晋中央委员至今未到位甚至降格任用,包括多名新晋中央委员、候补委员落马。
原因之一就是对19大中纪委反腐“倾向”及相应后果的反思。
这就是为什么我从来不认为20大是什么“习卷天下”,而只是“上半场”。
那是大块人心 湖北当年搞得一塌糊涂
有不少是政治有关。
对“政委”们必须严格。晋职晋级、升迁调动、奖励惩处都在他们手上,风气坏了是大问题。军事干部有问题,影响面也很窄。
1、可见其“后台”之硬
2、可见18大反腐,虽然声势浩大,却并没有让这个层级的人----用有人总结的话就是”广大18大身居省部级梯队“的高干,有什么“敬畏”,更谈不上害怕外界宣传的”73阎王“,尤其是金融圈
3、可见金融圈的一些(不是全部)身居高位的所谓”专业人士”(如蒋),凭借(1)手中特权(2)专业手段(3)上下勾结(4)环环相扣的操作,沆瀣一气的玩金融骗局、大肆侵吞国资与相关民企的手段,是多么恣意妄为,就是欺负“外行”看不懂呗。
等到蒋案细节公开了,大家就能理解为什么20大之后最高层对金融圈不满,对金融领域重点反腐,并不是无端而来。
20大之后的反腐,才真正让这个圈子这个层级的反腐成为“常态”。这也是在打掉了包括蒋在内的金融圈那么多大老虎之后才形成的局面,也并不容易。
别忘了,18大主持反腐的,之前是负责哪个口的。古语所谓灯下黑,并非没来由。
马上就要开人大常委会了,按照这个势头军委委员和人大代表基本难保了。那么中央委员能不能保住?上将军衔能不能保住?党籍能不能保住?都要打个问号。
司法部部长吴爱英违规提拔一个卢恩光,结果断崖式处理开除党籍降为二级巡视员,那么多有问题的高级将领经苗华的手提拔(比如失踪人口海军政委袁华智,解决正军苗华是海军政委、解决副大区苗华是总政主任),这其中难道就没有利益输送?
不管是今上和其他董事的共识破裂,还是21年以来处理经济问题不得力损害了威信,其根本原因都一样,就是权力基础有点动摇了。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妥协空间消失,大家都有点撕破脸了。
不说政坛,整个中国上下有谁是安全的?
齐书记这样廉洁实干的人尚且如此,遑论他人。作为藏族之子,在遵守国家政策的范围内,向民族利益倾斜一点也能成为把柄。叹息。
他们就继续作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