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陈永贵与全面质量管理 -- 天空不空

  • 共: 💬 22 🌺 84 🌵 4
陈永贵与全面质量管理

本文凭记忆和感觉写的,没有经过考据,

众所周知,制造业的质量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检验质量管理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事后检验为主,

第二,统计质量管理阶段,从单纯依靠事后把关,进步到过程控制,但质量管理仍然还是质管部门的事情(至少以质管部门为主)

第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把质量管理控制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以全员参与的形式为主。

下面是我个人的理解,因为检验质量管理没什么可说的,我这里主要说一下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

我个人人为,统计质量管理能够成功的关键,是要有懂行的专家,理由是,质量把控的环节,不能太少,太少了不起作用,但也不能太多,太多了就变成十羊九牧了,成本受不了,对生产环节的冲击也太大,

全面质量管理,不但需要懂行的人,而且还需要足够数量懂行的人,因为既然是全员参与,就要保证每一个员工的作业半径内,能够找到懂行的专家进行监督和指导。

这是关于质量管理的内容,我说了这么多质量管理,这事儿跟陈永贵有什么关系呢

我发现陈永贵在管理人民公社的时候,陈永贵居然可以自学成才,自己悟出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陈永贵的质量管理思路,居然也完美符合这三个阶段,事情是这样的

第一个阶段

在人民公社成立的初级阶段,陈永贵面临的难题是,一部分社员劳动积极性不高,对集体劳动不上心,集体的土地就糊弄着干,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即便陈永贵后来发现了,但造成的损失已经无可避免了,就是再批评当事人,粮食减产已成定局,这个阶段陈永贵的质量管理理念,还停留在检验质量管理

第二个阶段

陈永贵毕竟是一个种地的好把式,马上对种地的流程进行了梳理,优化方案,合理设置结点,在关键节点安排干部进行检查,这样一定程度上预防了粮食减产,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第一阶段木已成舟的情形,这个阶段,陈永贵的质量管理理念,成功的从检验质量管理上升到统计质量管理

第三个阶段

陈永贵发现,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安排干部进行检查,很容易造成干部和普通群众之间的对立,一部分人人为,干部是管人的,群众是干活的,甚至认为部分干部是在给自己找茬的,于是陈永贵的质量管理思想又进阶到第三个阶段,培养足够数量的种田能手,深入到劳动的第一线,在劳动过程中,将示范,帮助,和检验工作三合一,发现群众种田过程中有不到位的地方,随时指出,并加以纠正,对于群众不理解种田流程,主动求教的,认真加以教学示范,然后群众认识到干部不是来给自己找茬的,而是来帮助自己的。

当然我这里只是从纯粹的质量管理角度加以阐述,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按照陈永贵的说法,他还是更注重在思想教育上对群众进行引导的,比如,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

我的一点思考

陈永贵是个水平相当高的人,居然能够在没人指导的情况下,无师自通的琢磨出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还有模有样的搞出来了。

忙总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一个人如果卖豆腐能赚到钱,往往改行卖西瓜也能赚到钱,因为他能摸到赚钱的门道。反之亦然。

通宝推:老老狐狸,袁大头,西安笨老虎,审度,起于青萍之末,陈王奋起,
别管有多黑,质量管理郭台铭更值得推崇

别管有多黑,质量管理郭台铭更值得推崇

大量临时工人,没多少培训,没有思想工作,代工那么多,居然不断壮大到上百万工人

老板的确NB

陈永贵有贡献,但被提那么高更多是时代因素

能把人逼到几连跳 这不是质量管理 是资本霸凌

当然了,一个巴掌拍不响

在我看来,比陈永贵容易多了

资本霸凌下居然没出现高次品率,这点值得思考

资本霸凌下居然没出现高次品率,这点值得思考

即使陈永贵当副总理时期,主管农业领域磨洋工不好好干活的也多了,小岗村懒蛋集体……

更早不清楚,八九十年代农村自杀的多了,估计高于富士康

嗯,跳楼换低次品率是值得的,咱们真的出发点不一样
八十年代农村和陈永贵有关系么?
台湾工厂的无人性管理,封建军阀余孽管理奴工而已。
想改进民国粉众多的上海官风应该向郭台铭学习

即是毛主席领导下,陈永贵也管不好小岗村等懒蛋群体,别说新时代了

富士康员工跳楼不是因为质量管理,想改进民国粉众多的上海官风应该向郭台铭学习

陈永贵模式对小岗村是有压力的,他们小岗村只是平庸、稍差

因为当年无法精神强行要求他们大寨式建设。

国家的任务还很多,比如三线等。

郭台铭对员工有筛选的权利

来应招的员工都是奔着赚钱来的,不可能是懒汉,更何况还要根据企业的条件筛选呢!陈永贵有这样的条件和权利吗?交给郭台铭一个县,他能把全县人民都治理成富士康员工?

就服你这种没来由的跨界关联自信断言来转移论点

富士康员工跳楼不是因为质量管理,想改进民国粉众多的上海官风应该向郭台铭学习

——从老鼠屎里找亮点,还是那话,你的立场跟我不一样

当年小岗村只是“平庸稍差”?教科书分地前后对比算什么
进魔都公职比当血汗工人要求高还是低?防疫一塌糊涂就缺调教

进魔都公职比当血汗工人要求高还是低?防疫一塌糊涂就缺调教

现阶段陈永贵的办法整顿它们肯定不行,郭台铭的办法可以一试

不管怎么找亮点,从近期防疫看魔都官场老鼠屎太多

不管怎么找亮点,从近期防疫看魔都官场老鼠屎太多,探索矫正模式很有必要

陈永贵那套连小岗村都管不了,别说所谓魔都了

对付民国粉扎堆的地方,郭台铭那套很有借鉴价值

陈永贵怎样科学种田,倒是值得重新大力推广,譬如进教材什么的

真的是为了夸奖陈永贵?之前多少年干什么去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不难看出简单迂回的目的

小岗村教科书造假,是两个小队产量,并无提高 -- 有补充

后来更增加了其他小队产量。这已经是公开的资料了。

血手印也是造假。

之前产量低,而且不思进取,外出逃荒讨饭。依靠返销粮的便宜。

大寨的确只能思想上压制他们到窝囊,不敢像改开后那样叫嚣无耻。

因为他们要堂堂正正要饭,安徽政府也没办法,所以一直毫无起色。搞死了沈浩。

这些都是大量网上资料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江到小岗给了一个亿是自己要还是因为邓 -- 补充帖

很难说明白么?

“大包干”第一年,小岗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全队粮食总产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油料总产3.5万斤,相当于过去20年产量的总和;人均收入400元,是1978年22元的18倍。(1978年,小岗村拥有五百一十七亩耕地和十头牛,也就是说1955年到1970年这15年间小岗村年均每亩耕地生产粮食133000/517/15=17斤。目前的生产水平小麦每亩需种子15~20斤。数据参考扩展阅读《风起青萍末》)

通宝推:花大熊,老老狐狸,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