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巴新外交小挫的教训 -- 夜如何其

  • 共: 💬 62 🌺 698 🌵 5
去年去过澳洲。倒是感觉,的确,所谓的澳大利亚经济

所谓的澳大利亚经济依赖中国。。。完全是无稽之谈。或者说是中国和很多人的自以为是。

“关于咱和澳大利亚贸易额这么多”

这个说法不确切:贸易额,与对某个经济体的依赖程度,不是划等号的。

而且这也不是什么数据能简单表示:很简单,过去一年的贸易额,两年的贸易额,或者五年的贸易额,仅仅是说明了货物贸易的往来增减。

而经济本身的依赖程度,显然是指长期的积累和期望,包括人员,资金,货物,服务的双向往来。

至于你问,外国资本之所以投资澳大利亚,没准儿也是因为这里有中国要买买买的东西。。。恰恰不是。

举例而言:美国/欧洲资本投资悉尼,和中国资本投资悉尼,会是期望得到同样的东西吗?不会。

中国资本还基本上属于暴发户型的。

一看他的题目就知道是什么结论

底裤早都输完了,只管继续输

中国投资不高有很大的原因是袋鼠们直接限制

象中资想投资澳大利亚的港口电力农业通讯行业,直接就被政府出面否决丁,最新的例子就是华为。所以说到底是中国的投资额小所以袋鼠国不待见中国,还是袋鼠国不待见中国所以中国投资少,似乎变成了鸡和蛋的哲学问题了

澳美是血盟的关系。

共同的DNA,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巨额投资,再加一起流过血。真正的血盟,中国怎么能有机会。一个老澳五代农民,和我说“中国人去昆省买地,我们和美国人只卖贫地,谁都知道20年后地会增值好多

。” 他说的是“我们和美国人”, 可见美国势力树大根深。这老头今年又买了1500公顷农地,送了我一本他写的畜牧教材。

血盟还是比不过肉盟

关于一带一路,澳国的维州现在都急眼了:联邦不加入,我州政府自己加入。这是澳洲身上一块肉哪。

如果啊如果,州政府在不远的将来依靠此举吃得脑满肠肥,周边别的州肯定也会跟风——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种利益渗透其实威力极大,流行的说法就是,党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

后者概率还真不算很低

央企副处,也就中层干部吧,至少有百分之十几的概率。

90年代官颜

跟着统战部 吃喝两不误 跟着铁道部 坐车有卧铺 跟着外交部 出过有门路 跟着组织部 提干迈大步 跟着宣传部 年年犯错误 跟着教育部 穷得光屁股......

我认识一个姐姐

70后 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毕业 学法语的 90年代中毕业后坚决不肯去外交部 因为当时外交部完全是吃皇粮 收入低而且像她学法语的 要去也去非洲 后来去了一个法国银行驻京办事处当文秘 再后来去了路易威登 就没联系了......

别的都同意。就是这一句

『你一个人均GDP8千多美金的国家(中国),说人家一个人均GDP5万多美金的国家(澳大利亚)在经济上依赖你,你不觉得哪里不对吗?你不觉得羞愧吗?』

不大赞同。

人均GDP和经济影响力关系不大。

您的观察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校友啊
是的,就是吐槽下某些国人的某种盲目自大

理确实不是那么个理。

太正常了

微博和知乎上不也整天人均985,年薪100万,满地精神资本家么。

昨天我跟基友聊天,我就说,你看看用户数,很明显并夕夕比淘宝京东更能代表中国的大多数,然而实际上你我根本都不会去考虑用并夕夕。所以咱们的讨论结果有极大地可能是不着边际的。

酒肉朋友靠不住。
社会治理上,英系还是很到位。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