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读史有感·战略家的本色 -- 双石

  • 共: 💬 50 🌺 659 🌵 1
说到底,还是风险评估

这个战略研判的核心内容,是判定发生战争的可能性。

事实上,备战,和不备战,所对资源的运用程度是截然相反的。

哪怕是部分备战,对经济的影响程度都非常高。然而紧张的政治氛围,又让人不敢忽略战争的可能性。

说得直白通俗些,就是觉得战争的概率不够高,通过政治、外交手段斡旋,对苏发动战争的后果进行恐吓。的确够得上战略层面的交锋了。

多谢指点 :-)

多谢指点 :-)

总之,用“尚未结束”而不是“尚未取得全面胜利”感觉很新鲜

多谢

受教,送花!
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好人有好报啊。顺便问下,四老帅当时是陈毅领头是吗

惊喜:你意外获得【经验】 三十点

这个算不了什么的

燕雀笑鲲鹏而已。

双石兄好料,不过我稍微有点不同意见。

双石兄 一直提醒,四位老帅在那个背景下如何不容易。

这个我觉得双石兄有点以己度人了。

因为老帅们看到的东西和我们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地位

在那里,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我们普通人一定是不一样的。

我们看外交看军事是雾里看花,大多是从报纸上宣传上看。

老帅们看一定是最原始的材料,没有那些宣传和自我分析。

再比如文革,比如我们看文革中间的某人跟某人斗争,恐怕多是

看到他们如何斗,以什么名义在斗。

而老帅们大概一不留神就开始想,那个谁跟谁从江西开始就不对付了,现在还是不对付。诸如此类。

具体到战略分析,他们做这些分析的时候一定依据的是自己多年的

经验,而所谓的文革干扰对他们讲是不存在的,他们怎么会认为

文革和他们的战略分析有什么关系呢?他们的地位在那里。

所以,我认为老帅们不是那么“不容易”。

感谢双石兄的好料,开国第一战。

搞研究之前,老帅专门找总理问过方向问题

总理说不要有任何框框,大胆琢磨就行了。

赞同

但是陈老总性格上缺乏毛主席的深刻、坚韧和自强

这个思考非常合理。送花。
【商榷】挽联非常好

只是

1)上联应收于仄声,下联应收与平声。而你的反了。

2)上下联拆开,对换似乎更通顺:

一着闲棋,十年冷子,无声处是英雄世界;

三杰故事,两代风流,背影后有精彩人生。

因为“闲棋”,”冷子“是置于”无声处“;而”故事“,”风流“是所谓”精彩人生“。这样也兼顾了平仄。

通宝推:icedshining,
这不仅仅是信息的完全问题

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框框是否能突破,之前的王稼祥还是太祖上台的重要功臣,仅仅因为说了对亚非拉国家援助要量力而行就被打成“三和一少”,更别说当时北越和美国打的热火朝天,中国在官方舆论上是严厉谴责美帝的。这种情况下提出和美国和谈要有多大的勇气和魄力?窃以为周公让老帅研究也是为了增加自己进言的分量,他是直接管外交的,比其他人要更敏锐的感觉到这种改变的需要。太祖在决定入朝作战时也是把老彭请回来增加同盟者。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总理在美国安排的情报系统也有很大的作用吧?

网上盛传的金无怠,如果是真的,在那个时候正是身居显赫位置的时候吧?

美国的底牌,估计TG一清二楚啊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