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集锦】有谁能像中国人那样工作 ?! -- 愚弟

  • 共: 💬 62 🌺 263
贴主强调的是该工程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

正是因为修通了太平洋铁路,美国人开发西部的梦想才得以实现,美国的经济从此起飞!至今,新中国恐怕还没有一项工程能与太平洋铁路试比“功”。

比得不是工程难度,科技水平

我觉得咱这里是积小胜为大胜,所以看不出某一个大工程那顶天立地的作用

苦笑
老兄有点太悲观了

第一个问题太祖已经解决了。中国不再是一盘散沙,任何有点头脑的国家想侵略中国,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中国人勤劳,但还在给别人打苦工。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想要富起来,不否定原来的价值体系,是做不到的。有个说法,美国人发明新东西,日本人把东西做完美,中国人把它做烂。中国人会逐步学会把东西做好,跟日本人比,总体上中国人更富有创新精神,假以时日,中国人会同时发明新东西,把东西做好并做烂,那世界就真的FLAT了。一个民族如果发达了还保持勤劳这个优良品质的话,那这个民族就是不可战胜的。这也是我不看好西方国家的原因,也是西方国家对中国恐惧的同时不惜老脸来抹黑的原因。

创新精神是要靠时间来孕育培养的。先得积累知识、经验、资本,建立一个平台,可以让后人站上去。创新不是光靠拍脑袋、异想天开就能出成果的。中国现在走的路,是模仿日本的路子。先不惜血本撒钱、以文章数定待遇。久而久之,累积效应就出来了。笨是笨了一点,不过,对于普遍科学水平不高的官僚体系,倒不失是一种慢就是快的做法。

我感觉上不象老兄这么悲观。现在量变已经积累到快质变的程度了。华人在科技界的地位在加速提高,诺奖并不十分遥远。

对,有了太平洋铁路,整个美国经济大改观!

就是不知道:中国的大庆是不是可以说是对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立了这么大的“功”?

很多对中国在非洲发展看不顺眼的节目做的很潦草,

牛津 2009 研讨会 《中国在非洲的影响》里面第一个发言的人就是一个老派西方人的代表; 我想有他代表一下就可以了。

近两年来,写书、写评论、作节目对中国友好公平的欧美人比起十年前多了很多。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大报的读者评论栏里两个欧美人对中国作的事的争辩。

谢谢,我明白了

像美国这样人口稀薄的国家,一条铁路的功效的确不可估量。

高速铁路网

手机提高了中国人的效率,高速铁路网会提高中国的效率。

这一句好象不确。

邓稼先可以手捧着爆炸失败的核弹头从试验场走出来;
核弹头老邓扛不动,更不要说手捧了。

是的阿“谁能像中国人那样工作”谁能像中国人那样吃苦

我们这么辛勤的工作也就是为了求得有一天像人一样有尊严的活着吧

有点怀疑

太平洋铁路对美国经济起了这么大的作用? 美国经济的发展还是先从东北部重工业区开始的. 太平洋铁路的兴修无疑促进了加州的经济, 但要说美国的经济就此起飞显然有点过.

我不是悲观

我对中国的前景很乐观, 但这不反对我们探讨我们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关是强调中华民族勤奋没什么意义. 难道其他民族不勤奋? 我觉得中国人和日本人相比缺的可能是认真的精神. 量变不一定能质变. 只有先把东西做完美了才有可能质变, 这一点我们可能还要向日本学习.

水稻要获奖

小平是不是该拿和平奖? 当然, 袁的水稻绝对是很了不起的贡献. 但从学术上说, 确实离炸药奖还有点距离. 老萨您再说说还有什么有益于上亿人的科研成果?

苦笑
这个这个,有点异议

胰岛素是一个吧,奎宁是一个吧。

太平洋铁路打通只是个标志性事件。

美国东西贯通到铁路网建立。铁路网建立,运输成本降到了可以忽略的水平上。原料,人力和资本自由流动。美国就从近代国家进入了现代国家。

青蒿素吧?

应该不是奎宁

手捧的估计是引爆器,唯一真的随时会爆的东东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