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美国人的生活变化了吗?美国人将向何处变? -- 桥上

  • 共: 💬 189 🌺 770 🌵 6
谢谢回复,不知教主讲的是谁的责任,谁来牺牲,谁尽义务?
当时那些能被他忽悠住的人的呗

现在被忽悠的热血沸腾,到时候打掉了牙肚里吞。

哈哈
哈哈
其实政治人物讲话是有共通性的

奥巴马讲话和新华社发的领导讲话对比来看就能发现

因为这些讲话的作用是相似的

周公伟大是伟大,但是

俺怎么感觉底下人啥都不干,就等着周公来指示呢?难道周公没顾得上,底下就没人干活吗?

这么说起来还是当市场经济的家容易一些。

2月份我来看看

东西海岸走一圈,看看有什么变化。

算了通货膨胀没?

鸡蛋近25年涨一倍,是很低了.不知算了通货膨胀率没有? 25年货币贬值也不止一倍(猜测).要这么说的话,鸡蛋还跌了!

等着了
那倒不是。为政府增收而已

相信上峰应该是有所暗示吧。

看来两国像的地方还蛮多的
莫非管饭?
估计没有

我看到的是劳工部历年每月鸡蛋价格表,估计是原始统计数字.

这一点全世界都一样的

新西兰这里圣诞前也是查的蛮紧的。

这些小的开销还不是那么明显

吃饭,便宜点儿贵点儿,哪样也不能少买,都是生活必需品。餐馆,可一点儿不觉得人少,刚才中午下楼去午饭,高峰时间哪儿都排队。周末晚上如果出去,不定位照例都是等半小时以上。

汽油,还便宜了。节日减价季节,到处都是大白菜价儿。

其它的地方倒有一些涨价多了。比如,我家小朋友去打球的网球学校,原来400多刀一个月,一下子涨价一百多刀,小600了。学校说小孩儿打球的少了,不涨这么多学校就办不下去了。

大的方面,比如房子,就明显多了。象我这样准备换掉旧房买新房的,就谨慎多了, 继续观望。

也许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会慢慢变吧,但是短时间内,文章中举的这几个例子,还说明不了什么。

底下当然有人干活

架不住周公目光如炬啊.

实在说, 那时的干部差别很大, 很多水平不高. 不然的话, 以五十年代人们的冲天干劲和如火热情, 加上正确的引导和指导, 应该可以取得更大进展, 避免不少灾难. 这就是历史的局限.

据说(书上看的)总理日理万机, 每天工作到后半夜. 早上起来上厕所, 还要听汇报, 批文件(总理有便密, 怕浪费时间), 而且是两到三人同时, 不得了. 克林顿也有这本事, 不过是和雀儿喜打牌, 与幕僚讲笑话, 同时在电话上谈国事(不知办公桌下有没有人同时服务...)

比起中国领导人, 美国这边应该轻松, 至少施瓦辛格不用每天听钱伯思和盖茨的汇报并发指示. 如果要的话, 估计老施就不竞选加州州长了, 还得住在狗窝里(报载州长官邸相当于施家豪宅的狗窝).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