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当代人物】胡锦涛的韬略(二)?D?D雪藏十年 -- 话龙点今
- 共: 💬 6 🌺 12
皇储不好当,中国的皇储就更不好当。且不说封建社会,皇室的明争暗斗,
刀光剑影,在中共短短几十年历史里,接班人又有几个落的善终的?毛时
代的刘少奇,林彪,华国锋,邓时代的胡耀邦,赵紫阳,即使风云一时
的江core也差一点在十四大前被取而代之。以上提及的这些人都算是有能
力,有威望的人(除了华国锋),他们均是方针政策上没有和核心保持彻
底一致,以至于全功尽弃。胡锦涛能在皇储的位置上把自己雪藏十年,不
求有功,但求无过,做的四平八稳,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
不出头,不盖主
从胡锦涛的分工和实权来说,他是历任接班人中,权力最小的。刘少奇担
任了第一届全国人大委员长,国家主席,其威望还一度超过毛泽东,林彪
有他的广州基地,并大揽党政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胡耀邦当中央委
员会主席,赵紫阳任总理,总书记,都是一度主政的人物。而胡锦涛一直
处于虚位,政的方面江出访时他从来没有代理过国家主席;军的方面,只
有知情权,没有决策权,更未见以军委副主席单独发表过任何讲话;外交
方面,大多是在亚非拉地区访问,接班前才去过欧美;相对来说,党务方
面还能有些作为,他为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协管日常事务。在这种情况
下,我们可见他的讲话中,前期出口必是邓小平理论,中期不离“三讲”,
后期高举“三个代表”。正因如此,十年下来,无论是国内老百姓还是国外
政治团体除了对他的名字十分耳熟,其他一无所知。
当然,在这段时期也有两件事相对来说给人印象深刻,一是九九年五月九日
代表中共中央,就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发表电视演说,当时他一方面严
词谴责美国及北约,另一方面语带警告,要上街抗议民众节制。如此重大事
件,他还是表现的不愠不火,整个演说拿捏精确。另一件是他于去年四月对
美访问。即使接班邻近,他的讲话丝毫不偏离大纲,字字句句和既定方针毫
无出入。回国前的访问总结也只是,“谈的很好!”轻轻带过。
可以想象,如果他是美国的总统候选人,此种作为是决无可能问鼎白宫的。
可在办事越多错误越多的中国,冷处理,不张扬才是上上策,才符合国情。
战国有卧薪尝胆的勾践,清朝有鳌拜摄政时的康熙,民国有佯醉青楼的蔡锷,
这些都是睿智的人,恬退隐忍,以待时机,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抓实际,求务实
多做不行,容易被抓住小辫子;不做也不行,会被认为能力不够,并且,即
使掌权以后更是难以服众,难免不成为华国锋第二。凡是领导人,一定要成
众星捧月之势,也就是一定要有一帮自己的得力干将。但时任中组部长的曾
庆红一直被视为胡锦涛的政治对手。绝无可能在人事安排时,让胡四处安插
亲信。而胡锦涛也有自己的阵地――中央党校,大凡厅局级干部只要是中共
党员者无不要进入党校学习。这部分人已是地区或部门领导骨干,且又都相
对年轻,未来可以担任更重要的职务。就像蒋介石以校长身份来拉近黄埔学
生,胡在这方面同样有政治资源。另外,外界风传已久的共青团委,的确也
是胡的另一阵地,但外界强调甚多的是胡锦涛在共青团中央工作过这一事实,
反而丢了重点,那就是团归党管,而胡又管党务。也就是说,即使胡没有团
的工作原因,团派干部也会受到重用。
在中国还有一个特殊的国情就是,要想地位稳固,一定要得到老同志的支持。
所以,逢年过节,胡锦涛都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去看望老同志,态度谦恭,嘘
寒问暖。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一旦当上总书记后,第一件事就是西柏坡朝
圣,重拾两个“务必”,这一招目的明确就是要牢牢抓住老同志的心。
这十年里,胡一再低调谨慎,但并不代表虚度时光,他肯钻研,好学习。据
传,他曾下令中央党校专门组织人员研究西方经济学,可见他是想两条腿走
路,既懂政治,又通经济。至于说到,他百日来的执政风格最像谁,有人把
他比作周恩来,但我看更像朱槠基。(待续)
太子临朝不听宣
饶了老百姓吧。
胡耀邦没有当国家主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