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请指正】小岗村与三农问题 -- 多余6688

  • 共: 💬 669 🌺 1892 🌵 38
  • : 💬 12 🌺 4
  • 【请指正】小岗村与三农问题

    一点个人想法,大意如下:

    联产承包之后,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无论是搞乡镇企业还是外出经商务工,生活水平肉眼可见的一天天变好,社会主义的目标难道不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有啥错呢?

    至于一些地方重回集体经济,但是这时的集体经济和前30的集体经济虽然名字一样,性质上根本不同,一个是市场化经济,一个是指令性经济,结果自然不同,把两者混为一谈是蠢呢还是坏呢?

    三农问题不是改革造成的问题,而是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普遍性问题,世界上工业国一般是靠农业补贴进行反哺,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重组,工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最终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

    来自本人对一条观网评论的回复。

    完整如下:

    ——————

    【观网评论】

    元上草

    作者的文章,初读很迷茫,不清楚在说什么。再读又迷惑,不知怎么回答。又读还是谈些感受吧,也只能谈些感受。

    建国后,由于中国农村农业的特殊国情,农业一头独大,工业太弱小,又不能抢掠,使得工业的发展必须借助农业的先行改革,这可以说是中国发展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和内在逻辑。

    从这个角度看三十年后的小岗村按手印,小岗虽小,但事却不是小事。这个小事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新中国三十年工业化如何发展的内在逻辑。如果小岗的事不出现,国内的工业化将继续沿着工业支援农业,提高农粮产量;产量提高后,农业输出劳力、土地、矿产等资源,再支援工业再生产。最终工农业相互成就,实现工农业现代化。

    但小岗事件后,这个逻辑变了,成了农业对工业单方面输出劳力、土地、矿产等资源,因而最终酿成了世纪末的三农问题。

    这样论述,想必作者也该明白,这是战略层面的问题。除非能够有足够的事实和理论依据,否则想说服那些不支持包干的人是很难的。战略问题的转变,通常要支付战略代价,这个代价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都是看在眼里的。

    昨天 19:54 来自辽宁省查看回复 2 举报 分享 回复 踩8 赞21 收藏

    ——————

    【本人回复】

    你的说法也很迷惑。

    照你的说法,前30是农业奉献自己给工业供血,如果这就是前30的“内在逻辑”,不改革的结果只可能是农民继续奉献,“工农业相互成就”说的好听,依据何在?

    联产承包之后,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无论是搞乡镇企业还是外出经商务工,生活水平肉眼可见的一天天变好,社会主义的目标难道不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有啥错呢?

    至于一些地方重回集体经济,但是这时的集体经济和前30的集体经济虽然名字一样,性质上根本不同,一个是市场化经济,一个是指令性经济,结果自然不同,把两者混为一谈是蠢呢还是坏呢?

    三农问题不是改革造成的问题,而是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普遍性问题,世界上工业国一般是靠农业补贴进行反哺,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重组,工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最终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前后30是不同发展阶段的问题,是因时而变的问题,不是非此即彼的对错问题,今天的成就难道不是改开成功的最好证明?

    (稍有修改)

    ——————

    原文链接:我也说说“农事”(一)_风闻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374792

    ——————

    纯属一时兴起有感而发,不知道有没有毛病,敬请河友指正。

    .

    关键词(Tags): #改开#三农#小岗村
    • 蠢还是坏?

      限制了8层深度,没办法,只能把帖子回到这里,回的是这个帖子:你在我眼里就是属于坏的。。。。

      不同的人,对蠢与坏育不同的标准,我的标准很简单:

      凡是认为农民就该老老实实呆在农村种田的,不给他们自主选择的,都是坏。

      凡是认为政府可以计划一切,农民生活在政府计划之下会有改善而又给不出时间表的,都是蠢。

      讲真,蠢还是坏,只是贴标签行为,毫无技术含量,没有什么意义。

      但是文中提到赵树凯的名字,碰巧我最近看到他的一篇长文,非常有意思: https://mp.weixin.qq.com/s/LpocrFspvkBDsBNq8Jl2Lg

      总结一下:

      其一,当年高层的路线斗争非常激烈,争议非常大,比今天河里的争论更加深入,理论水平不可同日而语。

      其二,这里还牵扯到农村的雇工政策,这个政策从农村开始,影响深远,直接动摇计划经济的深层结构。(哈哈,我这个就是我一直说的剥削问题)

      总结一下读后感:中国的改开,是倒逼出来的,邓小平操盘之下,中国没有像苏联那样崩盘,他的政治水平算是极高的了。

      PS:马上就有另外一个大国要搞MAGA改革,现在就看操盘手的水平了,大家拭目以待,是崩盘还是好转,过几年就能分晓😉😉

      • 既然开新楼😄,那就续一下

        凡是认为农民就该老老实实呆在农村种田的,不给他们自主选择的,都是坏。

        这个要具体分析。

        如果这个人一直都在农村呆着种地,那他就不是坏,是蠢。对此应该报以怜悯。

        如果他自己呆在城里,却又要让农民老老实实呆在农村种地,那就是,大大的坏。对这种人不要客气。

        ==

        还有没有谁,要续一下😅

      • 懒厨兄又进步了喔

        真是白天别讲人晚上别讲鬼,我一提起,就看到懒厨兄你的贴。

        懒厨兄你又进步了,总算知道“改开”差点把中国搞崩了。

        • 老审,你这习惯很不好

          老是把我没说过的话塞我嘴里。。。。

          • 没说吗?

            邓小平操盘之下,中国没有像苏联那样崩盘,他的政治水平算是极高的了。

            @普鲁托 小普兄,你跟懒厨兄坏不坏另说,蠢不蠢另说,无知是可以有的,无知才能写出和认可这两句话:

            凡是认为农民就该老老实实呆在农村种田的,不给他们自主选择的,都是坏。

            凡是认为政府可以计划一切,农民生活在政府计划之下会有改善而又给不出时间表的,都是蠢。

            不好意思了哈,我又懒了,不想跟你们解释,不想浪费时间。因为相关的情况,很多河友都有说过的。如果你们不满意,就结伴一起去喝杯九江双蒸吧,配潮州珠豆花生米。

            另外,懒厨兄,自办合作社的杀手锏问题,你去翻我早几天的贴吧。这个问题也证明了你无知。

            • 老审,你说的对

              这帖我也不和你杠😄

              • 懒厨兄我不告诉他

                小普兄,为什么我说 @懒厨 兄又进步了。因为最近他学会看书了。杠的依据,大约从任以前地摊文学的记忆进化到凭街边摊文学现炒。学得好不好是一回事,肯去学习,就是了不起的进步了。

                啥时候 @懒厨 兄学而思而不是囫囵吞枣,就更进步了。

            • 不是这句话

              是你说的这句话:

              懒厨兄你又进步了,总算知道“改开”差点把中国搞崩了。

              你这次说我这次说的话是“又进步了”,想必我之前说过什么“落后”的话,如果有,请告诉我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落后”的话。

              不过,你不说也就算了,我说过不跟你杠的。

              • 我说你进步了有五六七八次了吧?

                懒厨兄,你的问题就是你的答案呐。

                懒厨兄,你们“喜欢现在还是喜欢回到公社”“试一下去搞公社”之类的撒“手锏”,你是不是觉得很带劲,打死狗讲价,挺爽的吧,你都提了几次了。其实我直接回过你的,不过你一向不管人家说啥就是了。

    • 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大的贡献

      以小岗村为代表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大的贡献是废除了齐民编户,废除了出门需要路引(介绍信)制度,使人口自由流动成为了可能。一G前三十年的工业化,虽然没有让农民享受到工业化的成果,但一G的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提供了一个废除齐民编户下还能维持国防力量和军队战斗力的保障。两者结合,就解决了巨唐安史之乱以来,中国最大的问题,既没有齐民编户就没有战斗力,废除齐民编户就要亡国亡天下,而维持齐民编户就没有经济活力。

      • 自办合作社的建议确实让左倾河友尴尬

        借贴回一下:他们从来不回让他们自己办合作社的建议

        先要批评一下 @假日归客 河友下盘不稳,被qq老兄一下带歪了:自办合作社的建议是为了证明人民公社的可行性。不用当年留下的水利并不能证明这种可行性。

        说回自办合作社,如果他们真的去做了,无论成败,都值得佩服,至少这个是一个不错的社会实验,可以为后人累积经验。

        但他们偏偏不做,这真的就验证了人性的说法:他们目前的收益(无论是工作,买卖,还是炒股炒楼等等),远高于去组团自办合作社的收益,所以,才没有人愿意这么选择。这无可厚非,我们确实不应该强迫他们去自办合作社

        尴尬的是,如果不双标,为何我们不允许农民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呢?为啥不能让他们选择种粮食,种菜,做木匠,做泥瓦匠呢?

      • 【讨论】最大贡献是开始动摇思维定势

        介绍两部老电影:《陈焕生上城》、《血总是热的》。

        主席过世的时候,我已经记事了。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的才叫沧桑。

        电影这东西很有用,看看今天《蛟龙行动》票房不良,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只应该有9艘055。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