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书法的随想 -- 史文恭

  • 共: 💬 27 🌺 124
  • 关于书法的随想

    俺小的时候,曾经读过一篇介绍王羲之的文章,那里面说到,王羲之以为:““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功,无灵性者,百日亦知其本”。对于懒人来说,这真是一个福音。

    但后来自己学习书法,断断续续写了很多年了,才知道,天才和凡人对世界的看法存在鸿沟。-----年纪大了,才明白,书法绝非一种技能,而是自身世界观,美学修养的外显。------所以林散之会在70多岁后才爆得大名,因为他修炼的是最难的草书,没有几十年的积淀无法达到那个境界。

    但这个时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会有个困惑,啥是“书法的境界”。---当然,从省流的角度,一般大伙儿看到第二自然段第一句,其实就可以关闭窗口了。----可若您是不屈不挠的,咱们接着往下看:

    从定义学,或者维特根斯坦老爷的角度,书法作品可以视为一群中国汉字的结合,而这些结合实际分了三个层次:

    第一,是每一个单字的结构和美学表现,一般来说,分为单字的线条质量和结构的腾挪变化。

    第二,是每行字从上而下的行气,也就是字与字之间的承接和呼应,加上全篇每行之间的相互补位。

    第三,就是整篇作品表现出来的作者对文字内容的理解和共鸣。(类似牌匾适合行楷,长诗宜用狂草)

    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导,联系书法的三个着力点:

    第一,就是掌握笔法和各种结构的表达方法。所谓用笔和结体。

    第二,章法和行气。

    第三,节奏,气韵和对内容的理解。(这就是很多老书法家劝人多读书能够提高书法水平的原因)。

    而需要指出一点就是,书法从根子上,就是自带知识分子(乃至行政官僚)属性的,所以,从古至今,书法都是一小撮人的玩意儿。----如果大家搜一搜范仲淹的书法,就会发现平淡无奇,这很简单,因为范文正出身穷苦,小时候没有学习书法的条件,反观老妈是皇帝奶妈的米芾,他学习的条件就很好,所以书法的基础要比范仲淹好太多。----赵孟頫,董其昌能够影响笼罩一个朝代,本质上,也是他们两位浸泡在优质书法作品中几十年的结果。----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书法是一种“很高级”的技术,且门槛很高。

    但现在的学习者有着完全不同的条件,不仅在于我们现在可以用几乎忽略的价格获得各种古代价值连城的书法名作,而且在抖音和其他APP上都提供了顶级高手书写的视频,(顺便推荐下崔寒柏,陈忠康,曹宝麟三位的抖音视频,非常好看),照说,从这个点上,当代的书法学习者应该有更好的成就,但无奈现今的人们有太多消磨时间的诱惑,缺乏了修炼书法最重要的因素,即下的功夫。

    好吧,说了这么多,就是大过年的和老朋友们汇报下,俺之前一段时间的空闲都贡献到了书法上了。尤其在俺终于明白,严肃的当代史研究一定是要在事件发生至少50年后才能有所突破的。

    所以,俺最近向桥上老爷上传了一副字,[URL=网址]/article/5043235[/URL]

    从技法上看写的很业余,但整个观感,似乎很贴近原文白居易老爷企图躺平的无赖感。😄

    “ 岂是交亲向我疏,

    老慵自爱闭门居。

    近来渐喜知闻断,

    免恼嵇康索报书。”

    嗯,或者说,一种文质彬彬的偷懒吧。。哈哈哈哈哈哈哈!

    顺祝各位大佬,蛇年大吉,万事顺遂!

    通宝推:青青的蓝,为什么不可以,exprade,铁手,审度,林三,桥上,GWA,宏寺,大眼,
    • 书法太吃功夫

      尤其书法圈里太讲传承,笔法创新容易接受,结字创新,没有跟脚就很容易被贯上农民书法家的名头。

      如果重传统,比如学草书就没办法不走一遍篆书-隶书-章草-草书的路子。单单结字就要耗上不少功夫。

      史姑娘的路子应是王羲之一系,最是易学难精,流于轻浮者众。

      至于现在那些书法家,大多连块碑都写不好。

      • 字如其人

        原版与后人临摹象刻的区别,气势情感上很不同。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 临了十几年的

        欧阳询千字文,现在也只敢在家自己写张春联玩儿,越写越觉得自己无知及前人的伟大。

        某次和中书协的会员交流,人说他一年搞定一种书体,听得我落荒而逃。

        • 欧体险峻

          笔法相对简单,见精神难

          • 本是贪其简单

            而学临的,每每临到意气风发的时期,我就会拿出《仲尼梦奠帖》来一读,降温,让自己清醒清醒。

          • 字 体现其人的品德 智慧,关乎到其经历 情感。

            越是年纪大 经历丰富思想丰富 越能对作品共情 亦欣赏生活。

            欧阳询出身南朝陈国 其武将家族却在他幼时被灭门。后经三朝皆被重用可见极有才华为人周正。

            文人墨客生活相对简单 字也简单,审美标准上也简单,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的情感丰富 字也复杂。

            • 的确

              文人的字总有那么一点轻浮气,这种也算是职业病吧。

              像蔡京,严嵩他们的字就好,蔡京的竖笔和捺笔就极有劲道,看着就有临的欲望,严的提匾大字更是一绝,像西鹤年堂的那老匾,四平八稳的圆笔,以欧为本,可又写出了自己的风格,而反观赵孟頫的字,虽说有骨有肉,但没了气质,我就敬而远之,能不看就不看,免得染上了脱不掉。

              本人才疏学浅,胡说八道,当不得真,请各位河友权当新春逛庙会,一乐也。

              • 的确
                中国的艺术美学思想,在博物馆尤其在皇家收藏里可见到极品。

                道法自然、天地无私。君子如玉,美玉无瑕。人有善恶,自然之美无私。

                人工器物中,钧瓷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因其瓷釉自然变幻中映出星空璀璨、山河气象万千——无私。主席的字体 单独一字如钧瓷残片引发想象又有遗憾,整体有生生不息的信念如洪流。

                字有善恶。书画同源,佞臣单独一字很美 整幅的气质却藏着丑的私心,如秦体好看而秦字帖幅透着“偷”“奸”的感觉。严体浑厚而严匾霸气却失公平只适合公权皇权场合。

                再看寺庙大殿上赵朴初的题匾大气又不失包容。

    • 练习书法遣有生之涯确实比其他有意思一些,起码能当礼物送人😂

      我书法练的不多,只看过一点书法史和理论,不揣鄙陋感觉您主要是帖学二王、赵的路子?崔寒柏是欧曹宝麟是米,在结体上都挺有创造的。帖学是很难在前人基础上有所突破,如您所说是高级文人士大夫的素养积累和审美情趣的体现,而现代人本质上不具备这些条件,作为不是书法专业的能临帖临得像已经很厉害了。至于专业搞书法的练习时间不可谓不长,但成为大家者少部分在于没有某种书法“范式”的突破,好多走火入魔搞丑书去了。

      您的字结构线条都挺不错,可能字之间连带太刻意缺少变化,纯外行的观感,还请见谅……

      之前就潜水围观您党史文章,收益匪浅,借机表示感谢,并祝新春快乐!蛇年诸事顺利!

      期待您的新作,虽说严肃的研究不易,偶尔闲谈作为消遣也不错😁

    • 试试贴图

      书贴在此/article/5043235

      确实懒散 心再悠闲点,吃好喝好身体好,新年快乐。

    • 受宠若惊了,谢谢谢谢
    • 你这是笔走龙蛇庆蛇年呀

      写得好不好,我也不敢说,怕气错了人。但这笔走龙蛇,肯定心情是不错的。

      祝蛇年大吉,身体健康,书法精进!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