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建立家庭-社区-大医院的网络化医疗救助体系 -- 龙眼

  • 共: 💬 7 🌺 23
  • 【原创】建立家庭-社区-大医院的网络化医疗救助体系

    龙眼认为中国对恶性肺炎的监控和救治没有太大的纰漏,而且正在把自己体制的优势发挥到极限。但一个可以完善的地方是一切资源都过分集中的问题,人们一有病就都往大医院跑,什么病人都混在一起,排队等候很长时间,没有肺炎的也可能染上肺炎,或者成为超级带菌者。

    更有效的办法是对于疑似恶性肺炎,但症状较轻者在家打电话报告,先在家自觉隔离,由社区医院派出穿戴防护服的医疗人员上门检测,在家一边隔离一边等待结果,食物和必需品网购送货,放到门口,家人帮忙领取。如果检测后没有此种肺炎,而是普通感冒,就到社区医院就诊,如果是普通肺炎,就到非准对此种肺炎的医院就诊,如果症状较轻就干脆送药上门,能不上街就不上街,能不上医院就不上医院。如果是冠状恶性肺炎,就直接护送到特种隔离医院。

    这样逐渐形成一套家庭-社区-医院-特种医院的逐级分类的配套医疗网络,不但有利于治疗控制恶性肺炎,而且可以长期服务全国人民。

    • 类似这种医疗网络,技术不是问题

      经济效益怎么算?

      谁来制定需求(中央或地方卫健委?),谁来主导开发及系统维护(第三方企业?),谁来运营(各三级医院?),运营项目如何收费(发改委物价局),是否可以医保(医保办),广大患者是否信任支持?

      这里面涉及的不要太多,看着都头大。基本不可行啊。

    • 高中英语课本上的远程诊断当今条件已具备

      有了5G+AI,妈妈用蓝牙设备将孩子的温度 心跳 血氧等信息直接上传,AI初步判断,搞不定的专家再上。弄个洛天依式的儿科专家专门对付妈妈的焦虑

      根本不用在门诊排队3小时见医生5分钟

      确实要门诊,直接预约到点出现就行,减少无谓的等待,降低交叉感染机会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