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台海观察】漏斗子:攻台详细攻略 3 -- zzw78

  • 共: 💬 13
  • 【台海观察】漏斗子:攻台详细攻略 3

    ◆夺外岛 几路部队在准备

      ◇金门马祖最好归顺,否则第三十一军就要上岛

      金门、马祖都属于福建省。马祖小岛属于县治设大陆的连江县,因两岸分离,现各有一个县长。"一县两治"的"小关系"绝妙的反映了两岸的"大关系"。在台北也设有一个"福建省政府"和"福建省高等法院",这是老蒋时代"一个中国"的标志性机构,李登辉"废省"时没有被废掉。外岛人大多都是"统派",所以,攻金门、马祖可以动动"攻心"的脑筋,以民压军,争取"金防部"、"马防部"的官兵起义,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在福建当面,我军目前部署的陆军部队,主要是第三十一集团军和福建省军区的海防师,据传已有南下部队入闽驻防。我军在福建部署的重兵,主要是牵制台军的四万离岛部队(金门两万,马祖一万,澎湖一万),使台湾"分兵两路",同时也可让台湾军方不时向当局传递"压力"信号,免得政客们不知深浅头脑发昏,乱说乱动。

      几十年来,无论外界形势如何变化,第三十一集团军的训练始终是针对着对岸,朝练暮练练了几十年,该军有我军最大、设施最完备的"模拟登陆训练场",登陆基础训练在营区即可实施。集团军的海上训练,在成建制开展基础训练和多兵种应用训练的同时,围绕登陆作战的重点难点课题全面展开研究试验。从装载、航渡、破障到抢滩上陆和攻打前沿支撑点,一个课目一个课目地练;从指挥、作战编成到协同、火力运用和保障,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研究解决,并逐步由单项向综合突破发展。

      今年的重点训练项目,变换了点花样,重点是轻装备渡海突防。在步兵,要求汽车驾驶员人人能操作汽艇、冲锋舟和百吨以下轮船;在炮兵,是练船载火炮,打击水际滩头目标,现在在六级风浪情况下,命中率是百分之八十七;装甲旅的水陆两用坦克,好像还是老的63式,不过练抢滩突击和海上行进间火力突击,是该旅的老项目。从训练内容和所用装备看,第三十一军不会是攻打台湾本岛的主力部队。但第三十一军要攻打金门马祖,压制火炮不够,军属炮兵部队只有一个炮兵旅(八五年由师缩编),应该将炮一师和炮九师(假设先打外岛)拉过来助阵,到时可对两岛实施炮火覆盖,这两个师下属的部分炮兵团,今年已将驻地前移到新建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附近,公路铁路机动用不了一个晚上就可以开进前沿发射阵地。

      "福建前线"的前沿部署十多年来也没多少变化,算不得秘密。即两个海防师分布在金门、马祖当面,平时担负警戒战时负责反登陆和防止台特种部队的破坏捣乱;靠后还有三个二炮地地导弹阵地(台湾报道今年又增设了两个);在宁德和汕头,东海和南海舰队各部署了一个快艇大队,导弹艇、布雷艇、侦察艇一应俱全,割断两岛与外界的海上联系还是有点把握的;空军主要有空八军负责空中巡航和警戒(都是国产机);负责解决金门的主力是第九十一师(防空团参加过五十年国庆阅兵),登陆马祖的则是驻连江的第八十六师,第九十二旅则是军预备队。

      第三十一集团军的五万人打两个岛上近三万人,兵力嫌不足,我军打攻坚战的作战原则是"集中优势兵力"。要取得优势,就需增兵;再说让没有太多骄人战绩的三十一军打头阵,也令人不放心。

      ◇二攻金门:九十一师打头阵,胡耀邦老部下千里来助攻

      在金门当面,应增加两个师(旅),以三师四万之众,登陆金门,兵力对比就有三比一,加上炮一师、炮三旅的炮火支援,兵力、火炮都有压倒性优势,硬打击没大问题。与金门隔海相望的摩托化步兵第九十一师、第九十二旅,再加一个搭档,"金门三剑客"就有了。

      五十一年前,"一攻"金门失利,虽然主要原因在作战指挥,粟裕、叶飞一世英名就这一战,毁誉去半,尤其粟裕,怎么也排不上一流战将,五五年没当元帅居大将,也事由此因;但是,金门失利与派上去的不是一流部队也有关系,连个潮位都完全算颠倒,师团指挥员也是犯了不应有的疏忽。这一次应调一支精兵悍将做主力,力求一战成功,一雪解放军"古宁头战役"耻辱,动摇本岛守军的意志。

      从哪儿再调一个师呢?观察各路部队的训练内容,最有可能的是第六十三集团军(六十三军前身晋察冀三纵,首任政委胡耀邦)第一八八摩托步兵师,与有"济南第二团"的第九十一师搭档,够把对岸大小金门岛上的"国军"四个旅(三个联兵旅一个装甲旅)近两万人(据说还要裁军)吃掉。

      第六十三军抗美援朝的"铁原阻击战"打得非常漂亮,去年国庆阅兵式的徒步第七方队就是由该军的第一八八师为主组成的。解放军最正宗的"始祖"--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一连,即"井冈山上第一连"就在一八八师。这个师虽身处太行山,本来是"旱鸭子",但担负"应急"机动任务后,就立马把部队拉到黄河边,猛练破障抢滩、武装泅渡,还开发出江河湖泊桥梁兵要地志、战术标图等各种软件系统上百套,采用网上对抗等多种方法,研究探索机动中跨越河海天险、空中及铁路输送、登舰装载、抗敌打击等战法,在黄河两岸渡过来游过去,水上机动居然累计达到一千多公里。

      为提高机动中的指挥效能,一八八师与军内外十多家科研单位联手攻关,对现有装备进行革新改造,以适应联合作战和渡海作战的战情,还研制成功师团两级野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成倍提高了动中指挥效能。为了使训练更贴近实战,五月份还派了一个团(五六六团)到金门对岸的围头湾基地轮训,"知己知彼"熟悉两边地理特点,了解跨海作战中可能预见的困难,"旱鸭子"看来正在变为"水中龙"。

      ◇平马祖:八十六师责无旁贷,二十八军后人也不能袖手旁观

      第三十一军摩托化步兵第八十六师与马祖相望几十年,对马祖的军情也最熟悉,打头阵责无旁贷,压制火力由炮九师担当,但以一师之力登陆还嫌单薄。第八十六师的帮手,最应该找的是"已过门"--当年同赴难的情同手足兄弟--第八十二摩步旅(原属二十八军现归第三十一军)。一九四九年十月,我军登陆金门的部队就是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八十四师)和二十九军(八十五师)。第八十六师原属第二十九军,现在的第八十二旅更是金门登陆战覆灭后重建的部队,也是第二十八军留下的独苗,应该给它一个雪恨的机会,以告慰第二十八军先烈的在天之灵和壮志未酬就各奔东西的二十八军退役官兵。

      但第二十八军自七十年代从福建北上后,元气就没有恢复过来,前几年开煤矿赚钱忙得不亦乐乎,军务废弛,最后落得个散伙下场。第八十二旅在集团军撤编后改换门庭,同时由师缩编为旅,在这一些列变故中,军务还没有理出头绪,无论是训练、管理都还没有步入正轨。一支军队失败了倒不要紧,就怕没了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如果今天的第八十二旅官兵真的已忘掉了五十多年前的耻辱,没有了卧薪尝胆的那份"气(儿)",这支部队就真的没有救了。但愿八十二旅官兵"不忘昔日耻,牢记未竟志"。

      "台独"陈水扁嚷嚷着要"境外决战",外岛上有"青蜂"地地战术导弹、"天弓"(也可能是"奈基"或"霍克")地空导弹,最近还调来四艘装备有"雄风"反舰导弹的"海鸥"级导弹快艇。金门、马祖就在大陆边上,它捣乱起来很是麻烦,打起它来却也便当。战争一起,金门、马祖首当其冲,根据"首战即决战",用地面精确制导炮弹和强-5或轰-6、"飞豹"的空中火炮先把它导弹基地给废了,如不行也可用导弹攻击(总觉得用导弹打外岛浪费了点),废了它的"境外功夫"后,地面部队进攻就可以开始了。 打金门、马祖,是小试牛刀,应该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如果还象五十多年前那样,连个近在咫尺的小岛都攻不下来,登陆台湾就歇歇吧,别提了。

    • 这个有不同意见

      金门是台湾的辫子,真打起来,围而不登,解决了台湾它也就完了,总不成来个金门独立吧 :) 不过金门守军是没命回去保卫本岛的,金门台军,多多益善。比较好的办法是加些压力,从政治角度迫台湾增援,在金门如果能够干掉台军主力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台湾大约不会上当,我始终怀疑老毛823炮战的鬼点子是调动台湾主力增援金门,歼敌于近海,剩一个裸体台湾就好收拾了。可惜,蒋介石也是一代英豪,看透了这步棋,增援叫得欢,始终不动主力,老毛也拿他没办法。

      • 听听国军八寸榴炮的故事

          八寸榴是国军的叫法,解放军称203炮,因为其口径是203毫米。金门动用八寸榴前,解放军方面在火炮方面占明显优势。不但炮多(四,五百门)而且地形有利。金门一面临海,三面被大陆环绕,解放军可以从不同方面组织交叉火网,火力死角很少。152加农炮安在远远的高山上,居高临下开火,金门方面只能挨打,够不着还手。

          

          八寸榴射程比较远一些,但更重要的是弹头杀伤力大。弹重九十多公斤,装填高爆炸药。有效杀伤半径接近100米。

        解放军吃亏在于两点:

        一是阵地掩体不坚固。金门的炮阵地经过多年经营,基本是钢筋水泥的的掩体。而解放军的阵地都是临时匆匆搭建起来的,大部分由原木加沙包构筑,上方没有盖,一张伪装网而已。203炮弹爆炸时强大的气压杀伤了很多人,伤亡者身上的衣服大都被扯碎不见了。高气压也导致掩体里的分装式药包燃烧,烧死烧伤一些。

        二是没有料到203炮会参战(八寸榴是在开战后于才运送上岛的),准备不足。火炮设置太密集,造成敌一发炮弹毁掉数门炮的后果。解放军有两个炮兵团损失较大,其中一个团(番号好象是276或267什么的)很惨,“被基本打光了”。

          

          

          国民党称“八寸榴炮弹威力巨大,共军还以为是原子弹”。

          

        • Proe

          正经的说,203炮不会有好大用的,别忘了紫石英事件,英国人London号重巡洋舰上就是203,老共早就领教过了,也没当一回事吧?连舰长都打的血溅罗盘,还是不能完成任务。

          London上可以打的是八门,当时金门有几门?何况那是1949年,大陆方面当时的装备和金门炮战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候不怕怎么到金门反而怕了?

          那时国军的战报君不要太看重,老共的米格机一敲就是一打,照那个打法毛泽东早就破产了。在非常时期为了提高士气,可以理解。要说聪明,当时台湾方面够聪明的,就是宁可让你拿下金门,也不调动主力上去,围点打援的苦头吃得太多了。即便如此,金门也牵制台湾重兵,渡海补给,建设颇耗力量,但金门除了作一个前哨阵地,并不能给台湾贡献其他,留着它是台湾的沉重负担。蒋不增援,是蒋的聪明,毛不打下来,是毛的聪明。和203恐怕扯不上太大关系--- 当然,如果上100门203,那还是很有意义的,可惜,没那么多吧。

          • Proe
            hi

            据英方称,部署在长江北岸国民党军队桥头堡的炮兵阵地也参加了对英舰的炮击,详情不明。

        • 搞笑!

          “八寸榴炮弹威力巨大,共军还以为是原子弹”?

          老兄,转贴文章,要么就干脆转完,要么就挑其一段,完整的贴上。这样的选了一段却只用第一句就嘎然而止,搞笑的是人家原文紧接着根的就是“这是讹传”。可见老兄的用意。

          全段贴上:

          --------------------------------------------

          国民党称“八寸榴炮弹威力巨大,共军还以为是原子弹”。这是讹传。解放军方面的确有把203炮称为“原子炮”的,那是知道这种炮可以发射核弹。美蒋方面打算用八寸榴发射核弹,当时不但没有保密,而且大肆宣扬。有意在心理上给大陆当局施加压力,以令大陆当局放弃登陆的计划。

          --------------------------------------------

          另外

          以下是略显客观描述:共勉!

          时至今日, 台湾所有纪念“八?二三” 炮战的书籍文章,无不骄傲自豪提及“八?剂衽凇钡奈按笞魑?,讴歌此“巨无霸”一鸣惊人,犹如“虎犀出椟,百兽辟

          易”,“雷霆万钧,势不可挡”。炸得共军“一片慌恐”,“惊呼国军可能发射了原子炮弹”。金门获得此炮,“在军事上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此,战场形势易位,“国军一改被动”,“得以乾坤倒转,奠定了胜利的基石”。

          一种新式武器的投放使用,竟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如此关键性影响,这不能不引起我浓厚的兴趣和高度重视。但我不能偏听一面之辞,我还得看看另外一方是怎

          么说的。

          首先,我认真查阅了当年厦门前线的作战文书、电报往来、情报分析、战斗简报、 总结,除个别对金门使用203榴炮情况提到寥寥一两笔外,大多不曾提及,重

          视程度明显不如对待台湾部署“屠牛士”地地导弹和“响尾蛇”空空导弹,以及美国航空母舰特混舰队。9月26日之后的战斗损失统计,也未见有大幅增加的情况。

          第二,就这一问题广泛咨询了战争亲历者。

          郭学瀛老人说:203榴炮炮弹口径大,威力当然比155大许多。但你威力再大,也必须以射击精确为前提,打中目标威力才能发挥出来。事实上,隔海远距炮战,

          双方都不可能做到弹无虚发,就算你瞄得很准,炮弹自身还会造成落点误差。有时我们几十发炮弹只能争取一、 二发命中弹、靠近弹。同样,他的203榴炮怎么可能

          全部打中我们的工事?

          郭子兴老人说:命中目标不等于摧毁目标。我们有些炮工事做的也是相当坚固的,除非他从射口打进来,稍微偏一点,抗155、203问题都不太大。

          原31军炮司参谋长于春章老人说: 国民党的203榴炮炮弹很重,是用装填器上膛的,所以射速比较慢,隔好一会儿才能打一发。他炮弹好像也不多,打几下便停止射击了,从来没有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威胁。

          王金古老人说: 203榴炮那家伙死沉死沉,移动很困难,基本上是固定阵地。所以,国民党他不敢多打,打太勤了怕我们捕捉到它的精确坐标。

          洪建才老人说: 国民党瞎吹牛,9月26日之后我们围头的海岸炮阵地都是好好的, 他一个也没打掉,哪儿来的全部打掉?被打掉的只有二炮,时间是8月26日,我记得清清楚楚。

          洪秀丛老人说: 小嶝岛挖出一发没有爆炸的203炮弹,比普通炮弹大许多,立着放,几乎和我一般高。他这种炮当然很厉害,无名高地牺牲的那个炮班,很可能

          就是它作的孽。

          第三, 我特别地注意到了,9月26日之后,解放军厦门前线的炮兵火力从未减弱过,要么不打,打则依然西风落叶怒涛惊岸。

          综合上述各点, 我得出一个基本的印象:203毫米榴弹炮的抵达,无疑增强了金门的防务, 但并未改变火力方面大陆强金门弱的总体态势。203榴炮肯定给大陆制造过麻烦,但麻烦也肯定不像台湾所讲的那样邪乎。以至于大陆方面对金门获取了203榴炮这种事情明显地重视不够, 这同台湾方面高得不能再高的高度重视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 有个问题

        如果不先拿下金门,由于金门离大陆很近,会不会对大陆的后勤方面造成很大压力?如果拿下金门会不会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 我的意见是金门不可动

          我的意见是金门不可动。军事上金马对台湾只有准备反攻大陆时具有意义,可以作为最合适的跳板。而如今台湾早已放弃此想,因此台湾已经有意见从两岛撤军,完全非军事化。金马防御,必须依靠台湾本岛。但大陆如目标直指台湾,金马的后勤必然就会被完全切断,则军事上金马根本无法自保。另外金马距台太远,离大陆太近,大陆将其作为攻台的跳板,还不如干脆不用。政治上,金马在行政区划被陆台双方都划归为福建,正是台湾和大陆联系的纽带,说明了台湾独立的荒谬逻辑。成了台湾独立不能自圆其说的逻辑弱点。现在台政权也在明里暗里降低金马的分量(比如加注护照,就完全不提金马的事情),正是胎毒去中国化行动的一部分。民情上,金马驻民基本反对胎毒,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积极响应三通。

          大陆是以打击胎毒的名义出兵的,那么就没有理由去动金马。当然,如果大陆对台用兵,金马军事力量必然反应,但其后勤能力有限,不能坚持太长时间。所以对金马应该采取围而不打,逼其就范的方式。如果金马投降,大陆也应按照承诺保证金马的“一国两制”的实施,让其驻民在台湾行政范围内拥有特权,和台湾本岛驻民区别开来。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