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巨坑)四边伐鼓三军呼之大唐西域 序章 -- 恶魔之读书者

  • 共: 💬 249 🌺 664
对军人地位的变化也能看出很多

春秋时期, 几乎人人习武, 持干戈卫国家那是崇高的荣誉, 只能国人才能轮到, 外边的野人想都不用想. 六艺当中射,御就占了两项.战国就更不用说了.以当时有限的人口, 各国军人数量加上从事和军事相关行业的人口比例都是惊人的. 例如"魏国最盛时号称有武卒二十余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 还有一个特点是文武不分家. 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吕不韦, 没听说以前学习过兵法, 照样领兵, 肯定也是有一定水平的. 汉唐的情况有些类似, 李白诗云"十五好击剑"等等都是时代尚武精神的反映. 正是这样雄厚的土壤造就当时无数名将, 也成为军队战斗力的保证.

不过自从独尊儒术以来, 经过汉唐的辉煌以后, 儒家思想日益走向了反面,抑武兴文就是一个重要的反映。如果问一个汉唐时期的小孩长大以后干什么, 他可能会回答说想当将军, 到了宋代以后恐怕就是想当状元了。传统一旦形成, 力量排山倒海, 好的传统如此, 坏的传统也一样。 一看几个年轻小伙成天舞枪弄棒,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学好。军人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 宋代的刺字, 明代的军户等等。从此留下了那句“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