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走江大蛟 入海为龙 2025乙巳年展望 -- 履虎

  • 共: 💬 4 🌺 8 🌵 1
  • : 💬 3
说一个明朝成化年的状态,大家可以对比一下毛主席和大跃进的关系

说一个明朝的状态,大家对比一下毛主席和大跃进的关系。

话说明朝朱见深时期,他是明成化帝,朝廷乌烟瘴气,名宿商恪致仕回家了。

当然有自己的意思,也有朝廷乱七八糟的原因,且放下不说。

然后当地官员需要迎接啊,搞搞关系也是正常的,当地领导府城级别,迎接就思考:到底在哪个位置迎接比较好。

比如,府城、府城郊区、县城交界、当然不可能到另一个府城,等等等,这就是中国这群最优秀的人的思考。

我想说啥呢,第一啊,这个群体是不断考出来的,但是考试的人总是差不多这个群体,贵门+寒门等等等。大家都知道,士农工商,除了士子,其他群体是没什么机会的,而且被歧视。

对不起,其实大部分农人考试,其实都是寒门而已,关老百姓屁事。在农村,考试的名额是一直被考试群体占据的,虽然有一些穷人农民的孩子可以被宗族选入,但是含量极低,还要离开亲生父母、献身宗族!!!

这个古代的考试群体也逐渐进入了现代,就是新中国打击的右派集团。当然有误伤,但是大差不差。

然后这群精明的中国人形成了中国的官僚集团!!!

河里议论大跃进谁的责任,呵呵呵,新中国成立,共产党是从延安和军队带了不少干部,也经过了革命的洗礼,但是这些人的大部分更经过中国文化千年的熏陶和浸润,这是显然的。

然后革命后干部不够,只好不得不吸收起义官吏,主要是地方吏员。这些人的思路就在这里。

作为新中国共产党也只能在这里甄选官员,甚至忠诚都需要考虑,否则哪里来的镇反呢?

而在镇反的基础上,反右就可想而知了,这是引蛇出洞的问题吗,几十年信奉传统糟粕文化、国民党那一套,一解放他们就成了革命者了吗?这怎么可能,他们呼唤的是中国和平,按照原来的方式捞钱,怎么可能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呢?

要换成自己人,所有人都在传统的圈子里,怎么甄选?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领导人毛主席只有利用自己的能力调解国家发展方向而已。

而在传统中,只能等待下一个皇帝,也就是成化下台,弘治上台,史称弘治中兴。

这是传统文化中官僚和皇帝之间的关系。

第二点,毛主席说了啥,做了啥,怎么制定的方向?文件讲话就在那里,只能说几乎没啥错误。只有官员执行,才能避免危难。

因为毛主席判断走在了前面,按照毛主席的节奏改善,应该说三年的灾害大概率能控制在10万级的死亡,应该到不了50万。

比如及时惩罚信阳领导人,河南领导人,这是最大的非正常死亡地区,安徽实际上是超强劳动导致的死亡。这些都可以在毛主席的讲话中找到及时的处理决定。时间也算及时。但是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的话没人听。

成化帝有类似的操作吗,当然没有,官僚体系自我行动,为成化帝的荒唐服务。

成化帝并没有任何纠正措施,史称被坏人拍马屁首辅蒙蔽。其实就是一个严嵩罢了。

历史以来啊,这个考试群体,也就是中国文化中传统官僚的基石,他们维护自己的利益,集团利益,确实和皇帝斗争,但是也灭有啥用,因为历史局限性带领中国走向了东亚病夫几百年,没有赶上大航海时代。

所以第二点,毛主席不得不依靠这个官僚集团、微调他,调多少是多少,他们也要反弹毛主席的管控(就算毛主席不调,他们也要反弹增加自己的权力份额)。邓小平在新闻上反对毛主席就是典型操作。

为的只是集团业绩,因为邓小平周总理他们根据历史经验判断富农中农时常瞒产,当时也确实有瞒产,大家也都知道有瞒产,只不过官吏集团里只有毛主席根据迹象判断需要面对灾害。这点是极其明显的。

建国初期的富农中农也不愿意把更多的粮食交给国家。放在自己的家里不香吗?国家当然是需要调剂,必须调配。

还有啊,传统官僚一旦考试成功,便有家族前来投献土地,免于纳税和征粮,甚至征劳役啊,矛盾转移到哪里了,自然是农民和工人了。这就是考试集团包括寒门子弟的利益啊。

因此从这个角度观察毛主席和官僚集团的互动,体会朱见深和大臣们的互动就可以看出问题所在了。

而当年,官僚只是把希望寄希望于东宫太子弘治身上,有点像嘉靖时期的徐阶熬严嵩,哈哈哈。

-------------------------

看那位不远先生的胡言乱语简直恶心。

那么牵牛扒房邓小平做了什么呢?

反右又有什么问题?指望这个右派群体(考试集团)上台执政吗?真是好笑啊。

90年代,欧美看重的是中国的经济基础,没有民营企业就入不了世贸,这叫毛逻辑,这是大言不惭啊。

邓小平都当了国家第二代核心了,责任错误全归了毛主席,这还不叫为自己平反?毛主席三七开,错误写在哥哥官方文件,你邓小平写了自己的错误吗?就你邓小平才完美无缺吗?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