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回答以及另一些事实还有其它 -- 史文恭

  • 共: 💬 276 🌺 3033 🌵 100
用主席与美缓和对比赫氏与美缓和,真是绝啊。花之

赫氏提出和平竞赛理论,主张对美缓和的外交政策。是导致赫氏最后下台的一个关键的因素,也成了中苏意识形态分裂的开端。

以赫氏之路推演主席1969年之后的决策,可以想象,

在国内,会遇到很多人的反对,或者说是权力斗争,这些人可能是想借口而倒毛,可能是真实的意识形态的不认同……总之,国内一锅粥的乱局是可以想象的。至于是哪些人反对主席与美缓和的外交政策,又哪些人支持,我们现在无法得知,或许只能借助于推测。他们的主观意图又如何,则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准确把握的。

在外交领域,我们会失去一部分盟友,或者说是朋友。

赫氏的失败在于缺乏足够的权威,或者说威信。同时又缺乏对理念的高度阐释能力。失败几可注定。

主席的成功或可归因于威信与理论阐释能力的强大,二者兼备。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